夜市江湖,人间百味。
文/易琬玉
(相关资料图)
编辑/郑亚文
凌晨两点,夜晚出没的食客尽兴而归,城市已经睡去。
在灶台忙活了8小时的冰冰,关掉了手机上的直播,但她手里的活儿还没停。她是珠海夜市的“炒粉西施”,从8年前开始摆摊卖炒粉,生意一直红火。
这两年,她在灶台前架了一台手机,直播她炒粉的全过程。很快,她的一场直播,吸引了60多万人次观看。最多的时候,她直播2小时,有近100万人次进来围观。
南方的夜市里,米粉是主角,但往北走则未必。西安的鸿林大哥,靠着一手炒面功夫,“称霸”城中村口的夜市摊。在他的灶台上,调味料里补充了辣子和孜然,鸿林大哥利落地用筷子加速搅拌翻炒,“一分多钟就可以出餐”。饶是如此,想要吃到他现炒的面,还得等个20分钟。毕竟生意好的时候,他的小摊前有三四十人排队。
“夜市直播”的主角,往往就是忙里忙外的小吃摊主。他们原生态地展示了自己的日常,他们不在直播间带货,没有精致的直播间布景。手机随便一支,在略显嘈杂的背景里,粉丝还可以听到机动车鸣笛、隔壁摊主的吆喝声。
但就是这样真实的路边摊直播,吸引了上百万人观看。
小生意大有可为
在成为珠海“炒粉西施”前,冰冰也是一个普通女孩子。
她是潮汕人,小学毕业时已经14岁了,“拖到必须读书,我才上的一年级”。冰冰下面有五个弟弟妹妹,因此她的学费始终交得很吃力,为了让弟弟妹妹上学,作为大姐的冰冰读完小学就没再去学校。
16岁那年,冰冰到珠海的工厂打工。她每月的工资是250元,加班1小时可以多拿2.5元,她就勤勤恳恳地干到午夜12点。十几岁是女孩子爱美、爱玩的年纪,但她将攒下的钱全都打给了家里。
她怕穷,但不怕苦。在厂里待了五年后,冰冰开始在夜市摆摊。她先是卖了7年衣服,生意也随着她挑货的眼光越来越好,“有时穿在身上的款式,一晚上能卖出三四十套”。
卖衣服的七年里,冰冰每天都从头到脚地精心打扮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不化妆就不出门”。
但服装生意不可避免地受到网购的冲击,她想着转行,“做网店里卖不了的东西”。2015年,她在朋友家吃饭,尝到家常味道的炒粉实在好吃,于是萌生了摆摊卖小吃的想法,“现学现做,第二天就买了辆二手推车出摊”。
没想到,这锅铲一拿就是8年。从推车摆摊开始,冰冰的生意越做越好,弟弟妹妹们也过来帮忙打理。如今,她在夜市打通了三个铺面,“光是冰箱就摆了九台”。每天,来吃她的炒粉的客人络绎不绝,“下午五点站上灶台,至少要忙到凌晨两点”。
靠着一下下翻炒,冰冰带着弟弟妹妹在珠海扎了根,也给父母在老家建了一幢乡间别墅。
镜头里的冰冰就没停过。开始做餐饮后,她基本都是素颜。上灶台前,她习惯把长发绑成“丸子头”,但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发型,直播间里粉丝调侃她,“头发乱的程度和生意火爆程度成正比”。
室外厨房只有抽油烟机,用不了风扇。能给冰冰降温的,只有身边人偶尔递过来的冰水,“夏天的时候,内衣都能湿透”。她脖子上擦汗的毛巾,用不了多久就能拧出水,再放一会儿,就又会被热气烘干。
她就在这一小方天地,重复颠炒,镜头里的烟火气是治愈的,而在镜头之外,琐碎的劳碌也是艰辛的。
昼伏夜出
冰冰每日大约凌晨两点下播,但后半夜的忙碌才开始,“等客人走了,我们还要收拾店面,准备第二天的部分食材,往往六点才能睡下”。
“六点睡,十点起”,几乎是夜市摊主的常态作息,不仅冰冰如此,鸿林大哥也是如此,“从2014年在西安摆摊开始,作息彻底颠倒了”。
鸿林大哥从事餐饮行业将近20年。他不是厨师“科班”出身,跟着小姨夫学了做菜的手艺,就和妻子从安徽去了温州,开了间小饭馆,“以卖快餐为主,从早忙到晚”。
靠着一份份十几元的小生意,鸿林大哥攒下了一笔钱,“因为一直开小店,就想尝试开大店”。2011年,夫妻俩拿出所有的积蓄,在深圳开了间几百平方米的饭店,雇了炒菜师傅和十几个员工。
小店靠亲力亲为,大店则考验管理水平,“当时我们只擅长把握口味,也不懂管理团队,加上选址不够好,不到十个月就亏损上百万元”。
夫妻俩不仅把积蓄花完了,还亏掉了借来的钱。过了而立之年的鸿林大哥,面对这一投资失败,也是一筹莫展。他挫败了一阵子,又回到温州重新开起了小店。
干了两年,房东要收回铺面,鸿林大哥只好换地方开店。听闻同乡都在西安摆摊,“一开始甚至都不要房租”,他就赶到西安,找了个城中村口的夜市,这一待,就是将近十年。
2014年来西安后,鸿林大哥尝了当地卖得好的炒面,“琢磨了一下味道,比南方更重盐重辣,大家更爱吃的也是炒面和炒饼”。
夫妻俩就推着小吃车出现在城中村,从下午摆到凌晨,往往天亮了才能睡下。“鸿林炒面”后来成了这一夜市的招牌,每天下班高峰期,摊前总会排起长队。最忙的时候,他一晚上出了350份餐,“大概一分多钟就能炒一碗”。
每个月,夫妻俩只休息一两天。他们给自己放的最长的一次假期是今年6月。因为女儿高考,他们陪着女儿在老家待了半个月,“这才一天吃上三顿饭”。
做餐饮的人其实常常饿肚子,尤其是夜市摊主,一天往往只吃两顿,“饿过劲儿”是常事。鸿林大哥一直记得,冬日里的一天,因为太忙,他把为自己炒的一碗粉热了三次,“忙到最后,还是剩了半碗,再热也不能吃了,只好倒掉”。讲到这里,这个常常挂着笑容的男人,也想起了当时流下的眼泪。
夜市江湖
今年6月,鸿林大哥开始在摊前架起手机直播,不到两周就有上万人围观他炒面,最多的时候,他一场直播有18万人次观看。如今,他收到的平台给予的流量奖励,“加起来相当于以往线下摆摊三五个月的收入”。
他不敢懈怠,“线下生意还是根本,没生意的时候心累,有生意的时候人累”。大部分直播人气高的主播,摊前的生意也很火热。
鸿林大哥在西安炒面近十年,他的推车一直在城中村前的夜市,“有个小伙从2014年就开始吃炒粉,这么多年在这儿买,就一直吃炒粉,从没变过”。
他俩也没有过多交流,鸿林大哥觉得小吃摊要能用味道吸引回头客,又不能和客人距离太近,但两人有种默契,“他来我就知道要炒什么,无论多长的队,小伙子也不催,安安静静地等”。
架起手机直播之后,有客人反馈,“大哥的面没有以前那么有火候”,他更加不敢分心。一份小小的炒面,其实要翻炒七八十下,这个手艺可以学,但是味道却不可复制。
炒面炒出了名,鸿林也收了七八十个徒弟。花半个月的时间,徒弟能将他的味道学个七八成,剩下的只能靠时间和经验,“无他,唯手熟尔”。他说起最有出息的徒弟,“19岁就跟着我学,后来靠炒面在西安买房买车,也娶媳妇安了家”。
除了晚上直播炒粉,冰冰也开了一个账号,专门在下午直播教大家做菜。她喜欢下厨,特意找了师傅系统学习,一边学一边直播,把学习过程分享给爱做菜的粉丝。
她的直播间里大部分都是女生,“默默关注,默默守护”。长时间埋头于后厨油烟的冰冰,有次收到一束花,来自一位匿名女粉,“姐姐,连续看你直播一周,在你身上学到很多,加油!”
她也确实努力,为了事业和家人的稳定生活,到37岁才考虑她自己的婚姻。平淡日子里,她和一位客人日久生情,“忙到没有时间约会,他来就是炒一份炒粉”。
在直播间里,她说起打算结婚的消息,好多粉丝担心之后会好久不见。看着冰冰熟练“下厨房”的人会说,“娶她是真幸福”,但她每次都会说,“每一位妻子都很厉害,她们是为了家庭,所以没能像我这样顾自己的事业”。
夜市生活是热闹的,也是忙碌的,冰冰感激这份让她站稳脚跟的小事业,也在不断丰富直播内容,锦上添花。她在直播间,毫无保留地分享她的酱料配比,每做一道菜就科普一下做法,“有时要重复二十多遍”,但她不在意,“直播间人来人往,这遍有人学会了,但新来的人可能也想学”。
她吃过很多苦,“女孩子创业确实不容易,所以想着把能教的都教一点”。有粉丝慕名而来吃她的炒粉,她再忙也不怠慢,“任选一道菜免单”。
在淘宝直播,像冰冰、鸿林这样的“夜市主播”还有很多,他们组成了一个“夜淘宝”。7月17日晚上8:00,“夜淘宝”开市,三天时间里,有超过200万人把“夜淘宝”当成了“深夜食堂”。人们嘴馋镜头前热气腾腾的摊边小吃,要么起身去厨房,要么深夜下单。有人伴着翻炒声入眠,在这平凡又可贵的烟火气里,有人间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