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欧基金
(资料图)
一季度还没结束,已经被基金搞了好几波心态。1月赚钱吃肉,2月眼睁睁看着收益一点点减少,犹豫着是坚定补仓上车还是止盈保住收益,还没做好决定哐当3月收益转负,欲哭无泪。
今年不是单边上涨的行情,我们在本轮发车伊始就提示过市场震荡调整、风格切换的风险,因此基金收益的波动也就不算低。全市场来看,中证偏股基金指数(930950)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还创造了6.4%的涨幅,到了上周五,今年年内的涨幅已经“转负”。
数据来源:Wind,2022/3/17-2023/3/17
沪深300指数因为其风格偏大盘价值而更具防御属性,年内的涨幅迄今还没有被清零,不过也回吐了大部分。
明明1月份还是一片大好,怎么2月份以后就不行了呢?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本轮发车第1期里写的:
节后第一周,市场并未像假期中大家设想的那么乐观,受地产销售不及预期、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地缘政治事件频出等影响,上证与创业板指均震荡下跌,北上资金缩量至本周一的净流出。
上述风险因素短期或难消弭,本周我们倾向于用偏防御的姿态应对可能震荡的市场,核心基金整体均衡偏价值。
“我们认为基本面支撑下的指数向下空间有限,但考虑到A股情绪逐步进入高位、美债收益率短期进一步压缩概率降低,我们判断季度区间范围的震荡概率仍较高,成长相对价值的比较优势逐渐缩小。因此本期发车核心基金延续上周均衡偏价值的风格。”
现在看,调整的原因无非也就是这几个:涨多了、美联储超预期的鹰派发言、地缘政治事件频出。别无新事。
许多基友开始后悔,“当时卖了就好了”,并且开始放大对后市风险的恐慌心理。
后视镜里的历史总是无比清晰,但我们还是要往前看。不论是1月的上涨也好,还是2月以来的调整也罢,长期看来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波动。
说到这里,你猜下一句是不是“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
其实也差不多,重要的不是称谓,重要的是实质上与时间为伍,用时间换空间。朋友这个词比较温情,实际上更多是涨的时候称兄道弟、跌的时候相爱相杀、震荡的时候互相取暖。
确实,在市场遇到震荡,或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用各种数据和文字,来跟大家安利在投资中跟时间做朋友的种种好处。可是看着亏损的账户和涨涨跌跌的市场,相信大多数人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跟时间做朋友会这么煎熬?
这种煎熬可能就是来自于预期与实际收获的落差。
这就好比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两个标题,一个是十天瘦10斤,和一年瘦10斤,哪个更能吸引你的点击欲望?肯定是前者。但是前者即便达到了也大概率反弹(就好比市场急涨之后开始回撤),从实现概率和难度来说,肯定是后者更科学。
换在交易上也是一样,尽可能控制期待,谁都想自己的账户只涨不跌,但这就和10天瘦10斤这样的帖子一样,充满了吸引力,但实现概率实在太低。
要怎么样尽量减少这样的落差,建立强大的心理能力呢?(投研小伙伴回答说不要天天看账户收益,几个月看一次就好,就和减肥不要天天上秤一个道理。天天盯账户的事交给投顾,我们的工作内容有一部分就是要帮客户承受这份煎熬……)
周末看到一篇睿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的采访,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挺适合回答这个问题:针对目前的情况,
一方面,需要降低对组合投资回报率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更加敏锐地感知到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因此,要在两方面下功夫:赚钱不要太激进,同时还需要多思考潜在风险。
定投的方式,短期路线的曲折,并不会影响我们长期航行要抵达的目的地。换个角度想,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下跌,来帮助累积一些更有性价比的筹码。
而且,基本大家都已经达成共识,今年可能会比较难出现全面牛市的行情,更多可能是温和的震荡上行,掺杂着一些短期回调。这种行情,是非常适合定投的。
另外,从市场角度来看,我们也有积极的理由: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上周统计局披露的1-2月经济数据与3月高频量价数据均显示复苏仍在轨道上,而且央行周五降准发生在经济开局良好、MLF超额续作的背景下,打开了大家对于未来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想象。
加上海外风险事件的逐步缓和,权益市场的宏观基本面有所改善。综合各指标和基本面变化情况,我们建议大家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下一阶段的市场,在资金面和基本面的支撑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震荡后的企稳甚至是上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