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 蒙脱石黏土岩是一种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细粒黏土岩。
2、1888年美国地质学家奈特(W.C.Knight)在美国怀俄明州Fort Benton附近的白垩系中首次发现这种黏土(岩),因而按产地地名命名为Bentonite,中文音译为斑脱岩。
3、该地的黏土岩质地纯净,由90%~95%的钠蒙脱石组成,为火山物质降落在海洋中,经沉积-成岩作用转变为钠蒙脱石形成。
4、矿层顶板逐渐硅化,是成岩阶段矿石脱硅的证据(刘长龄,1987a)。
5、蒙脱石黏土岩多以黏土的形式产出,因具吸水膨胀性,故又名膨润土、膨土岩,我国地质文献中多称为膨润土(彭琪瑞,1963;黄伯龄等,1981;方邺森,1982)。
文章到此就分享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