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采访中,这是我们一次次听到的词语。


(资料图)

几乎每个采访对象都提过这个词。藏族老乡们说,因为旅游,他们有了很多汉族朋友;汉族游客们说,因为旅游,他们有了很多藏族朋友。

“我们村可能每个人都有汉族朋友。”在塔公草原上,塔公村民贡嘎说,“过去没有手机的时候,游客来这里,跟我们感情处得特别好,和我们拍了照,回去以后从很远的地方写信,把照片寄过来。我们收到照片特别舒服!他们以后再来我们老家,我们给他们搭帐篷,带他们骑马,请他们吃藏餐。很多年以前,我们就有这么好的友谊。”

“每天我都会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布珠民居三姐妹客栈”,三妹格德措姆说。冬天没什么客人时,布珠一家也会出门旅游。“我们去重庆,以前住过客栈的重庆客人从我朋友圈看到了,一直给我们打电话,要带我们吃正宗的火锅。去山西五台山也是这样,有客人很热情地要请我们吃饭,让我们很感动。”

在木雅圣地景区,郎支不肯透露平时都跟他的成都哥们儿聊什么。2019年,对方来木雅圣地旅游,他们因此结识,慢慢成了好友。“我们啥都聊,很敞开地聊,我没有不能跟他聊的。”郎支说。

央切尔锅庄的常客杨阳,2015年跟着藏族朋友住进央切尔锅庄,此后年年都来。“在这里有种家的感觉。一段时间没过去,店里的孩子们会问,杨阳哥哥怎么不来看我们?我住那里的时候,晚上就跟着员工吃员工餐,他们会喊我:‘杨哥,吃晚饭了’,把好吃的挑给我。大管家拉姆家在新都桥,我去新都桥时,她家人还请我去家里吃饭,做了红烧排骨、凉拌猪头肉,拉姆妈妈的川菜做得很好。”

锅庄负责人四郎拉姆说,杨阳平时在全国各地做公益,每年来央切尔,都会带着各地特产给店里的孩子们,他会给大家讲外面的事情,还会帮店员们卖虫草和松茸。

“我的藏族朋友可太多了!”四川人安晓宁从1997年起,就常到甘孜旅游,手机通讯录里存着许多充满回忆的名字。提到其中一个名字,他回忆,2017年,在康定市沙德镇,他和朋友背着帐篷准备登山拍贡嘎日落,民宿主人洛让担心他们的安全,主动陪着上山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我才看到他就在地上铺了块塑料布,上面垫块羊皮,盖的棉被上又铺了层塑料薄膜,就这样睡了一晚。”安晓宁后来寄了衣物、帐篷、睡袋等全套户外装备给洛让,说他下次再陪客人上山时用得上。现在,安晓宁还时不时给洛让寄衣服,洛让也会在虫草季给安晓宁带一把虫草。

……

一路上,我们听到的因为旅游而结缘的汉藏友谊故事,多而细密。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大多是简简单单的日常。是藏族民宿老板们每天接待外地游客的热情笑容,是汉族游客手机里珍藏的照片,是一顿一起吃的饭,是多年不见,再联系依然亲切的感觉,是藏族老乡们越来越流畅的汉语和汉族朋友对藏地越来越深的了解……

2001年,安晓宁作为甘孜游客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主持人还在用“养在闺中无人知”“大家都没有听说过的美丽地方”来形容甘孜。如今,旅游业的发展,使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置身深山高原,欣赏这里独特的美景与文化,也在美景中,结识生活在这里的人。

因为旅游,家离得很远的人们,打破了物理空间,会聚一起,建立起很近的关系。而当民族间的友谊成为一种日常,人们也就得以在同一片美景下交往交流交融,在真挚真诚的友谊中,增进了解、加深理解。(王京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