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认识世界,从认识自身开始。 呵护家人,从呵护与调理自己开始。 热爱生命,从了解生命的运行规律开始。 热爱生活,从懂得与体悟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开始。 自修医经,不一定成为医家,只为明了世间之大道,顺便学着认识自己,修正与调理自己。 学习医经,不一定能治病救人,只求把握大道与真理的粗略,在人生与自我保健时不至于迷失大方向。如此,呵护自己与家人,也不至于南辕北辙。 下面蓝色字体的部分,即为“笔记内容”。 今日学习一,“黄帝内经·素问·刺要论篇”【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歧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注①:“刺要”,指针刺的要领、针刺要道。本篇主要论述针刺深浅的相关理论。 疾病位于人体浅表和深处的不同,相应针刺也有浅刺和深刺的区别。病在人体浅表的当用浅刺之法,病在深处当用深刺之法,即医者需将针刺至病者特定的病痛部位,这个准则不能违反。 若医者针刺过深,会伤害病者的内脏;针刺过浅,则不但刺不到病处,反而会使病者身体浅表的气血壅滞,让病邪有机可乘。 所以,如果针刺的深浅不恰当,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使人五脏功能混乱,然后患重大疾病。)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驰。 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亦(有“亻”旁)然不去矣。 (注②:针刺伤及深浅的部位髓、骨、筋、脉、肉、皮,都有其固定感应的内在脏腑,各脏腑又感应并具有各自不同的季节特点。这在《素问·金遗真言论篇》中有更全面的讲述。 针刺骨时不要伤及髓,一旦髓受到损伤,就会日益消枯,无法荣养骨骼。这样,人就会出现身形枯槁、足胫发酸、肢体懈怠、无力举动的症状。) 学习二,“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篇”【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注③:刺齐,指针刺深度与病位齐等。本篇主要论述针刺的深浅应与病位相宜齐等。 换言之,深刺时不能浅刺,浅刺时不能深刺。)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 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所谓剌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注④:刺骨无伤筋,是指应针刺至骨的,不要在针刚刺到筋还未深至骨时,就停针或拔针; 刺筋无伤肌肉,是指应针刺至筋的,不要在针仅刺到肌肉还未深至筋时,就停针或拔针; 刺肌肉无伤脉,是指应针刺至肌肉深部的,不要在针仅刺到脉还未深至肌肉深部时,就停针或拔针; 刺脉无伤皮肤,是指应针刺至脉的,不要在针刚刺到皮肤还未深至脉时,就停针或拔针。 …… 总而言之,如果针刺的深浅不恰当,就会引发不好的后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