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上市计划、出售原始股、销售虚拟币……今年年初以来,一种打着新型养老旗号的“时间银行”异常活跃。它以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和虚拟货币挂钩,用高收益作为诱饵,似乎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

不过,近日来自监管的风险提示揭下了它的假面。4月19日银保监会表示,关于“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潜入”时间银行的运营社群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所谓“养老创新收益”背后实际却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庞氏骗局”,其通常运作周期长达2~3个月,前期通过高息快回本的模式及各类包装出的资料洗脑群内受害者,后期再通过原始股销售等方式集中“收割”。


(相关资料图)

变了味儿的“时间银行”

到底什么是“时间银行”?实际上,这原本是一种互助式养老的概念,是一种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养老服务应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在这种公益体系中,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账户内,当自身遭遇困难时,可以从账户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其倡导者是美国的埃德加卡恩。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北京、上海、南京、重庆、成都、青岛等城市开始出现类似的模式。其初衷是为了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开展社区邻里服务、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老年人结对关爱等互助型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互助型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

2019年3月起,上海的虹口、长宁两区开展了“时间银行”的试点,2021年3月实施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中就已经有了关于“时间银行”的规定。2019年末,阿里巴巴发布《公益时评定准则》,开展“时间银行”试点,是国内首个衡量志愿者服务时常和公益行为价值的标准。2022年1月,北京发布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试行方案,并于半年后实施。

但是,直到2022年底,一款名为“时间银行”的APP悄然出现在网络却变了味儿。和上述所描述的“时间银行”的概念不同,这款APP以“养老服务”之名,行“资金兑换往来”之事。

第一财经记者在其“官方”介绍中看到是这样的描述:加入该平台的用户可以通过雇佣志愿者等形式持续获得收益,“日收益高达5%”、“22天回本”。

有官方文件、研究资料、媒体报道、专家讲座,在监管提示前,来自广东的志愿者林林一直觉得时间银行很“靠谱”。

据林林介绍,当时这一平台最初期的投资方式是认购雇佣。该平台工作人员宣称国家针对创新养老给予100万亿元人民币补贴,而补贴的方式则是让投资者充值时间币雇佣志愿者,花费1000个时间币雇佣一个志愿者“打工”每天可以产生50个时间币收益,持续三年。如以这一规则计算,这种“投资方式”仅日收益率就高达5%。

时间银行运营社群内“工作人员”介绍

无论骗局伪装成何种形式,高收益对于上当受骗者而言是屡试不爽的“诱饵”,时间银行也是如此。

“1000元起步每天是给50元,2000元起步是100元,一直给到3年,22天回本,好多人都是投1万元~5万元。”另一个“时间银行”参与者也证实。

而在这套模式中,“虚拟币”成为关键中介。林林介绍,返还金额要兑换成USDT币(泰达币)才能提现,例如有段时间是需要200个USDT(泰达币)才能提现。而相比于直接提现人民币,该平台则建议提现的方式是转换时间币,且推出了一定优惠转换“汇率”。

APP上收益相关页面 |受访者供图

前期确有人表示在该APP中回本并赚到分红。“我已经回本了。过20天我封顶了!每个工作日赚3000元,如果是假的,我心甘情愿受骗。”其中一位参与者表示。

但到后期,部分参与了这项云社区雇佣的部分投资者频频因系统问题都没有收到足额返还。记者在该平台相关社区看到,其给出的解释是由于会员注册数量继续上升导致“转账充值业务频繁”、“指定账户容易满额更换”。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负责人李旭告诉记者,近期以来有咨询时间银行真实性的人不在少数,虽然这些人士已略有怀疑这是诈骗手段,但不少被其官方身份、高收益吸引,仍存有一定侥幸心理。

骗局升级

认购雇佣这种方式让群内部分受害者尝到甜头后,骗局开始逐渐升级。

3月,该平台宣称其所谓的“中国时间银行”即将上市,目前在发售“原始股”阶段。该原始股上市后的发行价为总资产的30倍。持有原始股可参与分红,季度每股分配不低于上市估值的25%~30%,年度每股利润分配不低于上市估值的120%~150%。“投入1万元,6月份股权国家开始回购,资产将翻倍成30万,而且还有高额的分红可以领取。”林林表示。

“这块饼更大,参与的人也更多。”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参与者介绍,参与原始股计划的人不仅可以在2个月后获得30倍收益,在4~6月期间还可以享受大量分红“投资1000元,每天分红30元”。

为让这一“庞氏骗局”可以持续进行,此前参与原本云社区雇佣计划的前期受害者也被纳入了原始股相关权益分配中。

在该平台社群内某份“3月工作计划”中可看到,他们计划将原先线上云社区雇佣所有收益自动转入分红股收益,每工作日为0.5%,为期30年,分红期间可自行转增。将雇佣收益每工作日5%,调整为3%收益和2%的原始股收益。

除此之外,其新发布的“上链计划”也在“打配合”。在该社群的海报中,“上链计划”是指中国时间银行将实现10万亿枚时间币上链融资征程。其表面的目的是“支持多国世界数字金融交易所承兑”,但实际目的则在于阻止投资者大量将时间币兑换为人民币,减缓前期受害者发现骗局的速度。在其某场讲座中,其工作人员反复宣传“上链后,时间币的价值将会上涨”、“为了增加时间币的价值,必须让更多人持有时间币”、“尽量不要将时间币兑换为人民币”。

该平台社群内伪造的民政部文件

据林林介绍,在该平台内部的职位体系非常复杂,会员及志愿者晋升分为(1~5) 星级,按照各自下辖团队人数进行划分。例如一星会员需要下辖团队100~300人。一旦成为星级会员,不仅可以获得相应时间币奖励,则可以申请晋升为该省志愿者协会会长或负责人,并享受相应工作职位的补贴。

而在另一份“工作文件”中,记者看到在后期这一“晋升机制”还在进一步完善。如推荐人数达到一定人数可升级为县级、市级、省级、大区级、大会级负责人,分别享受对应的奖励。

移花接木,碰瓷官方

与其他骗局不同,这一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在资质包装显然也颇为下苦工,利用已有的“时间银行”概念从各种细节上打造官方形象,潜移默化“洗脑”客户。

这也是部分受害者虽然心有疑虑,但还是中招上当的原因。

“时间银行”一词最早在2021年底被写入官方文件——《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该文件由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团市委三部门联合发布,2022年北京“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北京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

而该平台似乎也正是看准了这一概念暂时未在全国落地,在其某社交平台频道中,几乎每周更新各类养老相关论文、工作计划,还会定期有知名院校专家进行在线讲座分享。而这些材料基本都是从关于“时间银行”的相关学术研究和政府资料中“移花接木”而来。

该平台在某社交平台上的咨询频道

以研究论文为例,在其宣传频道中有大量时间银行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中大多可搜索到原作者及原篇目。但记者发现该平台在发布过程中通过巧妙隐藏原作者名字或更改结论以完成观点灌输目的。而频道内大多人对此颇为买单,其中某篇论文更是成为爆款,频道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

作为直接与客户面对面的窗口,线上讲座的专家身份也采用类似手法。例如,经常分享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助教李某”,记者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官网查询确有李某,但其职称为教授,而并非助教,在照片栏中也恰巧为空。

而另一位知名高校副教授陈某确有其人,但记者发现其讲座中所谓时间银行的相关视频是其在某互联网课程平台上传的正常内容,通过剪辑和海报的巧妙包装下,成为中国时间银行的合作专家。

除了费劲心机“移花接木”外,在该平台还屡屡进行造假红头文件,以增加可信度。在其频道中大量文件中含有 “民政局”、“财政部”、“全国老龄办”的字样及盖章。但第一财经搜索相应官方渠道发现全部无法查询到对应文件。事实上,官方也曾发布辟谣,以民政局为例,在3月中民政局就在《关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伪造民政部文件等违法活动的声明》中指出,民政部从未单独或联合印发过《“时间银行”十四五规划(2021-2025)国家战略项目》(民发〔2022〕78号)、《关于设立<时间银行志愿者协会> 的实施办法》(民发〔2022〕172号)、《 <关于建立时间银行线上云社区补贴制度> 的通知》(民联发〔2022〕182号)、《关于设立“时间币(TIME)”奖励机制规范细则》、《 <进一步完善中国时间银行全国统一建设标准> 的通知》(民发〔2023〕198号),以上五个文件均系伪造。

该平台伪造的官方文件

监管敲响警钟

此前已多个部门提示相关风险,除上述民政部在3月发布《关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伪造民政部文件等违法活动的声明》外,银保监会也在近期发布关于《“中国时间银行”有关风险提示》,其中强调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网站、社交平台、APP等所称“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碰瓷”式诈骗陷阱不在少数,根据李旭反传骗团队梳理,与时间银行类似,借着官方金融活动或大金融机构碰瓷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央数钱包”,打着央行数字货币旗号开展相关活动,实质则是虚拟货币资金盘;分趣投(Fintoch)则冒充摩根士丹利名义开展理财活动;中国智造2025APP,自称“国家项目”的收款方式,以小额返利吸引投资者,以转账方式过渡资金进行诈骗。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以来借国家平台、官方身份,主打小额返利或数字货币的诈骗形式层出不穷,各种“洗脑方式”和诈骗物料更是名目繁多。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应保持警惕,不应相信高额返息、上市高倍原始股等“天上掉馅饼”的各种路径。

李旭也建议,投资理财一定要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不存在高收益、零风险、只涨不跌、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提高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如果自己拿不准,多向身边的亲友和执法部门求证,一定要捂紧钱袋子,不要盲目投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