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帅杰是昌平区兴寿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他探索出的农村垃圾分类“兴寿模式”为农村开展垃圾分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为推进兴寿镇垃圾分类积极性、长效性,他提前谋划,率先在全镇实施不分类不收运措施,并相继根据实际工作制定组织实施厨余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的奖惩办法,确保垃圾分类取得实效。

2017年9月,高帅杰来到昌平区兴寿镇环卫中心任职。当时兴寿镇的环境状况堪忧,不少村庄内垃圾随意丢弃、垃圾桶周边十分脏乱。作为以“京郊著名草莓之乡”闻名的兴寿镇,这里的草莓口感细腻、美味多汁,深受北京市民喜爱,但镇上的环境让村民们开展草莓采摘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有效改善村容环境,高帅杰走遍了全镇的各个村落,了解各村的情况和特点。走访过程中,他注意到辛庄村推行垃圾分类效果显著。于是,他带着同事们一起总结、提炼辛庄经验,决定依靠推动垃圾分类来改善全镇的环境。确定目标后,高帅杰开始在除辛庄村之外的20个村推广垃圾分类。截至2019年10月底已经在全镇20个行政村全面推广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兴寿镇垃圾减量达到60%左右,村民参与率、知晓率达到95%,正确投放率达到80%以上,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易推广的农村垃圾分类“兴寿模式”。这个京北小镇的镇域环境实现了从“全区倒数到全市示范”的蜕变。

2020年以来,高帅杰在源头减量和分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全品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三年来,他带领团队在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置、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以及有害垃圾的规范化方面持续探索,已经从以源头分类为主要目标的“兴寿模式”1.0版,升级迭代为以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兴寿模式”2.0版。


(相关资料图)

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置。兴寿是农业大镇,有草莓温室大棚4700余栋,果园5966亩,每年可产生2-3万吨农林废弃物。本着农村地区垃圾不出村不出镇,就地资源化原则,高帅杰探索出一种资源利用和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即将厨余垃圾和粉碎农业废弃物配比中药渣、矿物质和自制菌种,经露天有氧高温发酵形成堆肥,用于改良土壤、带动农业绿色发展。

文/本报记者王薇

其他上榜人物

王争,女,1995年2月出生,首发集团京开分公司榆垡收费管理所收费班长。2020年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切换并网,她连续两个月没回家,每天穿梭在收费广场保障车辆快速通行;她编制“收费员微笑礼仪操”、设计制作移动支付遮阳板等提高支付效率;以快速收费找零、每分钟点钞720张等专业技能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的王争,还成立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

高海生,男,1981年7月出生,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一级主办。高海生开发了垃圾分类游戏和互动情景剧,设计定制了知识卫衣和印有“分类者”的帽子,节假日走进社区公园宣讲做游戏,已开展200多场受众超14万人次。他成立彩色风车、垃圾分类小萌管百人志愿队,开展“巧分垃圾过大年”等线上任务13项、培养讲师20余名,还汇编制作了相关视频教程无偿赠送给学校。

邓晶,男,1981年7月出生,北京动物园管理处科普馆保护教育班班长。2007年邓晶在全国首次策划科普夏令营,开发周末动物课堂。他研发了大熊猫头骨、鸟喙与鸟爪等一系列互动性体验教具,坚持进校园社区单位并利用云传播开展动物保护讲座、编写专著。他还多次带队前往革命老区和偏远山区授课,让孩子们看到山外的精彩世界。他的夏令营项目被评为年度公众教育“最佳范例”。

刘子龙,男,1964年9月出生,大兴区魏善庄镇伊庄村村民。刘子龙母亲年轻时就患有精神分裂症,后来父亲又患脑梗老年痴呆,妻子因脑梗瘫痪卧床11年;为了照顾父母刘子龙辞去工作伺候老人。2023年1月父亲去世他每早先去母亲房间打点,随后伺候妻子洗漱吃喝有空就做按摩,妻子至今一个褥疮都没长过。

推荐榜样人物请登录北京榜样官方网站,或关注“北京榜样”微信公众号。文/本报记者王薇

责任编辑:刘琰(EN00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