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2033

文|王与桐、Ricky

来源|数字时氪(ID:digital36kr)


(资料图)

二十年前,世界还处在2G时代,36氪CEO冯大刚还是一名记者,他采访了时任高通大中华区总裁孟樸 ,如今的高通中国区董事长。

2023年,ChatGPT横空出世,让全世界意识到人工智能对现有生产力的提升。而在人工智能价值突显的背后,移动通信技术一直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同有4G才能有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一样,5G、6G或许能够真正实现人和万物的智能连接,发挥人工智能的更大价值。

此刻,我们身处5G时代,冯大刚再次对话了孟樸,一起探讨了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二十年后,世界或许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却又有迹可循。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改变?以6G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究竟能在哪些维度发挥作用?具备智能的“机器人”究竟会不会取代人类?大多数人并没有概念。

在这次对谈中,双方得出了一致的结论:“6G加AI,可能会带来一个万物有灵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高通这样的企业,会协同更多生态伙伴,帮助更多行业具备有“灵”的基础,从而提高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在孟樸看来,技术的发展都要以服务人为根本目的,也因此,他并不为AI发展而担忧。

这正是36氪专访栏目「看见2033」的初衷:找到那些曾经改变过去、因此也最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人,寻问他们对“未来10年”后商业社会的看法,以及他们为何愿意在一件事上倾注10年。把维度定在“10年”而不是今年和明年,也不去谈论具体的公司业务而是“其他”,是因为我们相信那句投资圈著名的箴言:人们往往高估了未来一两年的变化,而低估了未来十年的变化。

孟樸所在的移动通信行业,是少有的具备明显发展规律的行业,这或许会让他对未来更多事情更加笃定。

时间是流动的,它只会不停向前,技术也是。

以下是36氪与孟樸的对话内容,经摘编:

01 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革命和突破

36氪:2033年,10年以后,你所在的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高通孟樸:在我们所处的5G年代,通常讲5G加AI赋能千行百业;另外5G和AI使人和万物能够智能连接起来。这是今天大家在做的事情。

其它很多科技领域没有这个规律,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移动通信是唯一一个有“一代一代”这种概念的行业。看过去三四十年,通常8—10年一个G(Generation)。其实没有人这样硬性规定,但是产业通常8—10年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技术升级。

现在看10年以后,全球主要市场的移动通信连接,一定是已经进入到6G时代。

36氪:我想起来,我大概20年以前入行做通信记者,接触到第一个概念是2G,当时行业正在向3G发展。当时我完全不懂什么叫2G,什么叫3G,我后来才知道2G的意思就是第二代,3G就是第三代——我一开始以为2G是第二种,3G是第三种,或者说是2G是1G的两倍。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区分,但就像你说的,这里面肯定蕴含了某种市场规律。

高通孟樸:其实完全是市场规律。国内很多人把它给搞成一个技术概念,实际上移动通信从80年代后期开始商业应用以后,它跟传统的固定电话运行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在国外,传统的固定电话被认为和水电煤气一样属于公共设施,是要严格管制的,所以基本上就是沿着技术路线逐步升级。移动通信则具备市场自由竞争的特点。当时美国和欧洲的移动终端基本上是走运营商补贴,然后从商业上考虑的话,差不多8-10年,所有的投资都已经有很好的回报,所以这时需要有技术升级,引起一个新的换机热潮。

所以这是一个商业概念。每隔8-10年,利用一些更好的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瓶颈,把它们打包组合起来,把它叫成第二代或第三代,如此一步一步下来。

36氪:因为有高通这样的巨头存在,规律变得更加可靠。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领域都是可以那么好地去预测,比如说新材料十年以后发生什么,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可能会出现一个爆炸性的,也有可能几乎没有新东西。

但是通信不一样,通信一定会从3G到4G,4G一定会到5G,5G一定会到6G,而且时间我们都可以预估,所以这个让我们对未来10年的预测变得更加科学。

你一定关注过ChatGPT,我们准备了一个问题问它,这个问题是:“10年后在6G加AI的时代最重要的未来是什么?高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它的回答是:首先最重要的是高度智能化的物联网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高速网络融合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而高通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和通信技术公司,会在这个时代扮演一个可能比今天更加重要的一个角色。第一点是网络基础设施,有可能是智能云端。第二个是人工智能芯片和解决方案。后面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动驾驶。

高通孟樸:这充分显示了人工智能的力量所在,我觉得很准确,因为它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很多信息积累起来。它讲的有点像我们所说的“面面俱到”。因为大部分人对高通公司的理解不够准确,有人觉得我们是个半导体公司,有人是觉得是做4G、5G的通信公司,但通常很少有人会把高通放在这两个领域一起看。刚才后面它列的这几条里面,不管是移动连接、物联网、智能、汽车或XR这些领域,我觉得是很全面的。

36氪:我想问你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二,你眼中的未来会对什么人有什么影响?第三,我们怎么实现?

具体来看,第一个问题关于它是什么,以及在过去你有没有想过5G/6G会那么快到达?

高通孟樸:我算是从第一代移动通信就进入行业了,一直伴随移动通信的1G到2G,2G到3G到现在。所以我对每一代相隔的年限有记忆,而且会有一个大概的时间概念和技术发展的脉络。

20年前,有一个令人兴奋的点,就是移动通信在1G/2G时“剪断”了固定电话的那根线。

固定电话很多年了,只是以前有人用得方便,有人用得不方便,比如以前我们上学时,要到门口传达室才有。

移动电话最大的革命就是把电话线给剪断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们对自由移动的向往是非常强烈的,所以移动通信起来了以后才能发展那么快。

36氪:你说的这种本质性的变化,出现在第一代。第一代就是有和无的区别。过去是有线、有限的,现在是无线、无限的。

高通孟樸:20年前咱们相遇时,大家比较热衷谈3G。3G也是革命,把桌上电脑的那根线剪断。IT革命和互联网的发展中,台式机、笔记本都是要插网络线的。

3G时我们在想它能怎么发挥价值,比如随时听音乐、传图片、传视频、视频电话等,只是由于技术原因,效果很差。所以4G、5G实际上把3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很多痛点解决了。

36氪:第一代到第五代,一和三是比较重要的?

高通孟樸:我自己分的话,其实每一代都很重要:

第一代解决了移动着打电话的过程,那个时候是模拟信号,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容量不够;

第二代采用了GSM或者CDMA,它是数字信号,所以容量增加了10倍以上,能够让更多的人来打电话;

第三代可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速度很慢,但是可以使用;

第四代是真正实现了移动互联网,手机上的速度不比家里有线网的速度慢;

第五代,5G传输起码比4G要快10倍以上。

10年提高10倍以上,可以帮助很多行业实现行业目标。它降低了工业生产所用的时间,因为其中涉及可靠性。工业领域99.9999%的可靠性,这个要靠低时延才能实现。另外每单位面积里可同时连接在网的终端数量比4G时要多上百倍。这样海量物联网终端可以接入移动网络,人和万物可以连接。

所以第一代、三代、五代是革命性的,第二代和四代是阶段性、改善性的。

至于第六代,会在5G的基础上有很多更好的提高,包括频谱资源、网络容量、时延等,一定要比5G更好。我认为6G比5G的作用会类似于4G对3G的完善。

36氪:刚才你也提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最广泛的5G网络,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的5G是世界第一的。我们在6G时代也会是世界第一吗。

高通孟樸:我觉得第一都是拼出来的。是不是第一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36氪:这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应不应该成为第一,第二个是能不能成为第一。有一个声音是说,中国的5G上得太快了,可能不需要那么好的网络,4G是够用的。

高通孟樸:我年轻时候从事过半职业的体育,所以特别崇尚奥运精神,我又是学理工科的,所以从技术角度我特别推崇奥运精神,永远追求更快、更远、更强。

你刚才讲是不是要争第一,我犹豫了一下,因为我觉得我推崇的体育精神的“更快、更远、更强”里,并没有说第一、第二、第三。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在发挥潜力的过程中,5G能干什么?对社会对老百姓有没有好处?

02 未来十年,6G+AI的新一轮革命

36氪:有没有可能因为6G到来,AI的应用发生本质性、革命性的变化。

高通孟樸:我觉得会。AI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进步。只是现在到了一个爆发性的成长期,所以AI变得无处不在。

36氪:这个我也想请问你,为什么AI在过去很多年出现了很多新闻,但是从来没有像从去年12月到现在这样火?

高通孟樸:所有技术还是要有一定累积,人工智能从基础来讲,第一一定要有足够的算力;第二一定要有很好的算法,算法还需要很多科学家不断地调整、调试;第三要有大量的数据。这些都要长期积累。

36氪:几个月以来,整个世界都很兴奋。未来,6G+AI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而让更多的应用实现?

高通孟樸:现在很多是“交互式AI”,如果手机对应搜索,其实就是智能手机变成了ChatGPT。

我觉得10年以后,很多自主式的AI能够实现,帮助我们提高生活品质、增加工作效率。

36氪:什么叫自主式AI?能不能举个例子?

高通孟樸:服务型机器人。我相信机器人以后会非常普及,但是形态上不一定是人形或者小猫小狗的,或者机械臂,而是很多自主式提供服务的机器人。

现在通过交互跟机器人说炒菜、做咖啡,都已经实现了。但是我相信10年以后会有很多能够根据个人习惯提供服务的机器人,在训练过程中,就会有很多个性化数据,所以机器人能够自发地做事,而不是一定要交互一次,它再回应一次。

36氪:我觉得这是非常让人兴奋、非常美好的东西,如果今天还没有实现的话,还缺什么?

高通孟樸:现在交互式AI的实现都是在超大型的超算中心实现,非常昂贵,现在ChatGPT交互一次,其运行成本应该要比传统搜索高10倍,要进入日常生活就会有成本的考量。

我们相信10年以后人工智能是美好的,但它会是一个混合的架构,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个三层的架构:第一层是在有超级大算力的数据中心;第二层是要离用户比较近,就是边缘云;第三层既然要人与万物能够智能连接,那每个智能终端里面都需要有AI,只是处理能力强弱的区别。

10年后,我相信万物都可以动,机器人会围绕在人们的生活里面,自主提供服务。

36氪:那时候如果跟你预想一样,万物皆可移动,并且万物都有比较高的智慧,还是自主提供服务,是不是可以说,它们是有了生命,也就是说变成万物有灵的时代。

高通孟樸:应该可以这么说。网上也有在争论,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慧?从智慧的角度来讲,它有一定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做事的程序,或者是一定的思想。

36氪:所以我们说6G加AI在10年以后,可能会带来一个万物有灵的时代。

高通孟樸:万物有灵,而且6G的传输会使得终端的人工智能更好地实现。不管是边缘云还是大算力的超算中心,这些连接能力会让AI更完美地匹配起来。

36氪:到时候我们获得6G加AI提供的服务,会比现在更贵吗?我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比如说今天我买了一部手机,花了一万块,如果我用了两年时间,相当于我每天为这一部手机花了十几块,加上通信,每天再多花了十几块。也就是说,通信现代化服务,每个月只要花一两百块就可以获得。

高通孟樸:刚才我们提到,为什么会有2G到5G每8-10年的一次升级?从提供社会服务角度,是想保证每个人通信的成本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百分比。4G、5G加入了很多移动互联网数据与娱乐服务,这跟原来纯通话服务有些变化,看起来4G、5G更贵了,但你得到的服务也多了。6G以后,有了交互式AI的加持,各种移动终端可以完成更多事情,我觉得基础部分不会比以前更贵,但会在基础的通信之上另有一个加成。

36氪:在这样一个万物有灵的时代中,如果我是个创业公司,这个趋势跟我有什么关系?具体来说,如果今天我是做垂直软件的,那是不是会很焦虑?比如我提供顾问服务,可能还不如ChatGPT做得好,而且成本还不占优势,那怎么办?

高通孟樸:我觉得很多人会有焦虑,但创业者和企业家不会焦虑。无数的书和文章都在讲危机,危与机,企业或者是初创公司看的一定都是机会。我算是比较标准的理工男,我极力主张推动技术进步,而且技术进步后,没有人能阻止技术的进步。所有的人要顺运而生,要调整自己。

36氪:对投资人来说,今天去投资一个6G加AI有关的应用,比如你刚才说到的千行百业的变化,它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是让原先的东西重新做一遍,升级做一遍。如果投资人投资它,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高通孟樸:从投资角度肯定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投资有几个方面,一是要顺势而为,顺势的话机会更多一点;二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基金、政府、社会钱都比较充裕时,顺势做投资也投得起,我判断会有很多基金公司会投。

36氪:高通自己的创投会投哪个方向?

高通孟樸:我们投跟自身相关的领域比较多。过去几年我们在投物联网、车的智能网联相关、机器人等相关的领域。AI是比较宽泛的技术,机器人还有其他一些应用里面都会用到AI。

36氪:你觉得高通创投在未来10年的投资回报率会变得比前10年更高吗?

高通孟樸:不会。高通创投是风险投资,我们只投非常早期的公司。过去十几年我们在中国投了大概80家左右的早期公司,包括像小米、中科创达这些现在已经非常成功的公司,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全球高通创投的长期回报一直都比较好。

后面10年投资方面还是会按照我们所看重的方向,投跟高通业务相关的产业链领域。我们不是财务投资机构,不会因为热点或者某个公司一定可以赚钱,我们就去投。

36氪:未来的投资领域中,也会包括刚才说的XR、AR、机器人吗?

高通孟樸:我们过去已经在投了,现在还会再投。过去12个月里面,我们投车的智能网联比较多。新能源车这是一个大的赛道,但我们不会去投跟新能源直接相关的,我们会投智能网联这部分。

03 技术会带来协作的发生

36氪:你说的从有线到无线迁移,千行百业的城市应用需要迁移,这事情我觉得非常重要。能不能举个例子再说一下,比如说什么样的东西会去迁移,它会怎么去迁移。

高通孟樸:泛泛地讲,千行百业都需要迁移,而且有些东西不用从头学。

中国的5G网络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个事实,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你能做什么?有最大的5G网络,就可以实现5G进入千行百业,所以需要有产业合作。

比如,我们在无锡和无锡卫健委、中国移动无锡公司一起合作了5G智慧急救项目。我们合作把无锡80多辆急救车进行了改造,每个里面都装有5G的网关设备。连接5G,当病患上车了以后,车上的人员把病患的基本信息、生命特征数据随着5G网络传到卫健委数据中心里面,数据中心会委派急救车去哪个医院,并且这个连接和通信是通过中国移动打造的专用5G频道,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车在路上走的时候,它跟整个交通系统相连,所以不会遇到红灯,以最快速度到达医院。医生提前获得病患的生命体征和基本信息,可以马上开始救治,而不用花时间再看有什么问题。

根据专家的评估,这套系统可以为胸痛病人平均节省15分钟,15分钟那是救命时间。我们做的这个项目,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很多事情,需要很多企业把它看成是机会,或者地方政府愿意把它看成是一个责任,把这件事给推动起来。但因为这是一个合力的结果,所以一定要跨领域,大家多方协作。

36氪:未来十年,高通自己该怎么做。比如说你们的某一款芯片,在一个万物有灵的时代,也许未来你会说不清楚有多少终端在用,因为它也许是几亿部,那时你们怎么来处理?比如说今天只要跟几个大的运营商、手机厂商、汽车厂商做好关系,未来也许就不是几十个几百个,而是几万个,几百万个,那时候我们怎么来服务他们?

高通孟樸:从高通来讲的话,我们是从手机行业做起来的,传统上我们跟全球的运营商关系都很紧密,也比较靠近市场,所以我们一直能根据全球运营商的需求、一代一代的技术演进,做出比较好的且适合市场的芯片。

现在终端越来越多,不止是智能手机,还包括汽车、XR、基于ARM架构的PC等在内的所有智能终端,类别变得越来越多。有些品类跟手机的智能芯片结合得比较近,有些会慢慢分开。

举个例子,汽车方面,我们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座舱芯片都是基于手机芯片改的。同样的手机芯片在手机上应用之后的几年,可靠性很高,性能也不错,那么就可以符合车规来使用。到了第三代骁龙座舱芯片8155时,就已经专门定制符合汽车行业需求的芯片了。

笔记本电脑方面,高通收购了一家公司NUVIA,CPU非常强。2021年我们推出的PC芯片还跟我们的智能手机芯片比较像,有较好的CPU性能,以及符合智能手机异构需求的架构。明年我们会推出专门针对笔记本电脑的芯片,会配备性能非常强大的CPU。按照不同的品类,高通会根据需求专门定制一些产品。

36氪:另外一个维度,基于这样的背景,你们服务于海量的用户,客户可能比过去的数量要大得多得多,你们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做自己C端的硬件或者软件?

高通孟樸:不会。高通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发明、分享、协作,发明就是集中做基础技术的研发,每年投入营收的20%做研发,通过技术授权和芯片售卖来赋能于我们的合作伙伴,然后通过和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大家一起在产业链上共同发展。高通不会去跟我们的客户竞争的,以前没有做过,我们以后也不会做跟自己客户竞争的业务,所以我不认为我们会做C端的产品。

36氪:对高通来说是不是只要按部就班的,把既有的技术开发出来,按照现在的商业模式就能够实现这样的未来。

高通孟樸:我觉得对高通公司是可以这样的。因为高通公司本身的核心能力在于技术研发,特别是移动连接、移动计算,5G、6G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移动连接,这是高通的最强项。就智能终端的这个范畴,把智能手机扩大到所有智能终端,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有足够大的市场让高通做行业的“研发机构”,服务很多合作伙伴一起来做这件事。

36氪:我听过一个数据:据说目前在运行高通芯片的设备全球一共超过20亿台。

高通孟樸:我觉得从几个方面可以计算高通所有芯片的量,一个就是累计搭载骁龙芯片的移动终端,超过20亿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另外一个是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去年是12亿支,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全球只要是做智能手机的都有高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高通的技术通过授权许可分享给行业,所以全球的智能手机里基本上都有高通的技术。

第二,全球SoC的市场份额,按照市场咨询公司给的数字,高通去年差不多在40%左右。12亿部手机里面有40%采用了高通的 SoC。

第三,高通所有的智能手机客户里面除了一家外都是提供SoC,就是结合了调制解调器还有CPU、GPU、图形处理、影像、人工智能等处理单元。

36氪:未来我们合作伙伴中会不会出现比如说海尔、九阳豆浆这类公司?

高通孟樸:都有可能。有很多可能不是我们直接的客户,但是他们的产品比如冰箱里面有很多无线连接模块。

36氪:现在有没有哪一家冰箱里面装了高通的芯片?

高通孟樸:有。这些不是我们直接客户,他们通过买无线的连接模组,有企业把我们的产品集成进去。因为高通在产业链上除了智能手机的厂家以外,还有很多合作伙伴,他们生产无线连接的模组来赋能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

04 碳基会带着硅基发展,而不是相反

36氪:现在有言论说碳基生命是硅基生命的引导程序,你怎么看?我们发明了大语言模型,发明了AI,最终会被它们取代。

高通孟樸:不会。人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万年,还是有它的原因的。人工智能会被人当成一个工具,有的人拿它做有益的事,有的人拿它做破坏的事。人几十万年存在下来总会有一个机制,到最后能够把它和解、调解下来。

36氪:所以暂停开发( “关于暂停「巨型 AI」 实验的一封公开信”,多位科技行业人士公开签名)的那个签字你是不会签的。

高通孟樸:不会签。因为这种签字永远是一部分有用、一部分没用。大家还是会通过各种机制,不管是伦理还是政治安排,能够协调一直没有发生这种最坏的情况,相反推动很多正面的应用。我倒不太担心AI完全统治了这个世界。反而是希望拿AI做好事的人多于且早于做坏事的人。

36氪:刚才你提到说人类不会颠覆,它活了几百年几十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定有它特殊的地方。人类大脑中有100亿个脑细胞,那么当机器有100亿个晶圆的时候,为什么不会产生出人类所谓的创意、情感?

高通孟樸:我觉得AI能够产生很多跟以前重复的事情。比如爱情小说读多了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情感。但我觉得这个过程跟人的过程可能还是不太一样。比如说人的兴奋是一定要有反面的情绪对比,比如没有挫败可能就没有成就感。但机器人的情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最终是不是能够拥有人类的这些情感,我还是比较怀疑。

36氪:能不能给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个场景,也可能是你在看书、喝酒或者唱歌,但那一刻是机器绝对达不到的,绝对理解不了。

高通孟樸: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一是去年5月我在上海隔离3个星期,北京隔离2个星期,出来的那天,我去办公室,特别高兴,我觉得AI学不会。哪怕AI学习了这件事,但也只有经历了以后才知道那种情感。

二是今年春节能够在上海跟家人一起放鞭炮,多少年都没有放过鞭炮了。我是北方人,对北方人来讲,春节不放鞭炮的话,就肯定不像春节。那种真的像过了春节的情感,AI可能只学会放鞭炮的开心,学会知道中国有农历新年这个事。

就跟看小说一样,你看到的和自己的还是不一样。年轻时候读《简爱》,《呼啸山庄》,去高兴、去哭,这是一种情感。自己生活里面遇到像简爱这样的事情,自己经受的恋爱、失恋或者家庭的变故,却并不一样。我想象不到AI能够掌握到这些。

36氪:所以这些强烈的、复杂的、需要体验的,它们学不会。

高通孟樸:要体验,我觉得这个词你讲得很关键。

36氪:如果你现在看到一本书叫做《简爱2》或者《呼啸山庄2》,它是AI写的,你会不会因为是AI写的就不会去看?

高通孟樸:我不会介意。当初读《简爱》也没有纠结是外国人写的还是中国人写的,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你也不会因为他是哪个地方的人就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大家对美的追求是通性。

快问快答

36氪:高通是否有意加入大模型云计算赛道?

高通孟樸:不会。

36氪:在移动芯片设计领域,高通、苹果和三星谁更强?

高通孟樸:移动连接高通最强。

36氪:高通如果有一天被一个创新者所取代的话,它更可能是一个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高通孟樸:20年内是大公司。

36氪:高通哪一点最让人骄傲?

高通孟樸:和中国产业的紧密合作程度。

36氪:高通哪一点会让你焦虑?

高通孟樸:如果不能持续地技术进步。

36氪:希望中国消费者怎么看待高通这家公司?

高通孟樸:技术领先的公司。

36氪:你心中觉得最幸福的一天是什么样子?

高通孟樸:不好说,幸福本身是一个过程。我觉得我这代人是最幸福的。中国历史上哪里有40年一直很好的发展、没有打仗、没有大的饥荒,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幸福的。

36氪:2033年,也就是十年以后你会退休吗?

高通孟樸:应该不会是这种全职工作,但是应该不会离开社会,也不会离开产业。像我这个年代的人,都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止的。

36氪:未来人需要学习吗?还需要记忆吗?

高通孟樸:人需要学习。但不需要我们传统上的记忆。你现在能记几个人的电话号码?20年前我估计你几十个电话号码都会记下来。这种记忆不需要了。

36氪:你觉得你孩子那一代会像你们这一代人这样幸福吗?

高通孟樸:我觉得他们这一代比我们的挑战会更多一些。中国人老祖宗智慧最多,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太幸福了,有点抽空下一代人的幸福。

36氪:能量守恒是真理。

高通孟樸:是的。

36氪:最后一个彩蛋。今天我问你的所有问题都是ChatGPT来提问的,你相信吗?

高通孟樸:不相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ID:wow36kr),作者:王与桐、Ricky,36氪经授权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