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看,硬币真的能不倒呢!火车为啥这么平稳呢?”7月10日,老家福州的陈晓丹,带着儿子坐在平潭至北京南的G198次列车上,可爱的小帅哥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一趟经南京南开往北京的复兴号高铁列车。
“火车为啥这么平稳呢? ”小帅哥的妈妈被考倒了,回答不出。只好向车上的列车长求教。
“高铁火车运行这么平稳最为关键的是科技装备先进,与采用的无缝线路关系密切。”列车长说:“此外,还与一群身着黄色马甲的铁路人在幕后坚守,精心养护线路是分不开的。”
【资料图】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南京南高铁线路车间南京南综合维修工区王礼龙带领的维修团队,就是这“钢铁脊梁”中的重要分子。
高铁一般白天运客,夜晚停运,由铁路部门技术人员对车辆、线路等设备进行检修。
王礼龙今年45岁,1998年部队转业入路,成为一名铁路职工。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开工,2011年6月30日,全线正式通车。王礼龙担任南京南综合维修工区工长负责南京南站高铁线路的维修工作。
南京南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 ,国家铁道枢纽站 ,是亚洲第一大火车站 ,平时接发旅客列车630余趟。
炎炎夏日,高温难耐。7月11日,2023年入伏第一天。当日零时30分许,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铁道线上,一片繁忙景象。身着橘黄色防护服,头戴明晃晃的头灯,手拿线路养护工机具的线路工们,各就各位,进行养护作业,或俯下身子在烫人的钢轨上检查几何尺寸和结构,或操作高铁专用液压起道机进行垫片作业,或使用电动扳手、轨距调整杆等工机具进行道岔改道作业。
“今天,我们工班利用3个半小时作业时间,对南京南站119号道岔进行维修作业。” 工长王礼龙介绍说,“暑运期间,铁路部门为了多开行旅客列车,让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我们的作业时间通常为凌晨零点至4点,这个点气温较白天稍低,但仍然热浪袭人。”说话间,他那黝黑的脸上已挂满汗水。
暑运期间,列车开行密度加大,车次增多,铁路线路受到列车车轮碾压、冲击,可能会产生不平顺,影响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安全平稳性。此时,就需要工务职工进行垫片、改道等维修作业,恢复线路平顺,以保证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稳定。
“垫片、改道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相当于2张A4纸的厚度,这样列车才能平稳安全。”工长王礼龙津津乐道,这也是高速列车运行平稳的原因,这其中就有我们铁路线路工的一份功劳和汗水。
工长王礼龙是作业质量负责人,只见他从工具包中掏出一个温度计放置在钢轨腰部,温度计显示钢轨温度为28摄氏度,满足作业条件。“我们要对检查工区开出的病害单进行现场复核,做到严检慎修,一点差错都不出。”测完轨温后,王礼龙立马拿起道尺对病害处所及其前后10米范围内的轨距进行仔细测量,20分钟左右连续弯腰60多次。
“这处钢轨面光带有点弯曲,不够均匀,必须马上查明原因。” 突然,王礼龙用渗出汗珠的手,指向钢轨一处,向在一旁的作业人员说。
“正常轨面光带是均匀的!”谈起道岔养护作业,王礼龙的话语铿锵有力:“光带不均匀,会影响列车运行平稳!”
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王礼龙很快找到了“病因”所在:“钢轨被压出了肥边,造成轨距不顺。”
在确定问题所在后,王礼龙立即指挥职工操作电动扳手松卸掉道岔螺栓,用撬棍用力撬住轨道板上偏心椎,再用轨距调整杆把轨距调整到符合要求。
“这次改道的调整量为1毫米,高铁上列车速度高,对线路质量精度要求高,必须做到零误差。”王礼龙自豪地说,这样高铁茶几上竖立的硬币才不会倒。
“这两天南京地区多雨,空气湿度大,轨道板白天受到太阳的炙烤,晚上能感受热浪往上直蹿,有点蒸桑拿的感觉。”青年职工宋宝昌和王豫宁的衣服已完全湿透,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不停地忙碌着。
凌晨3点50分,作业顺利结束。王礼龙进行完作业质量回检后,带领工友们安全撤离线路。4点30分,第一趟高铁确认车将开行,高速平稳地从他们维修好的线路上驶过。 通讯员何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