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吴琦


(相关资料图)

基金发行市场正出现丝丝暖意。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行情表现不佳,新基金发行市场较为冷清。基金公司在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布局上更为谨慎,多数新发行的基金由绩优基金经理担纲。

进入3月份,新基金发行出现回暖迹象,如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基金(以下简称为博时均衡优选)募集29.95亿元,成为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产品,近两周新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总规模占今年以来的一半。

博时均衡优选

募资近30亿

博时均衡优选3月8日发布公告称,基金合同于2023年3月7日正式生效,募集期间合计募集金额29.95亿元,为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产品。

公告还显示,基金有效认购总户数为2.77万户,其中公司从业人员认购666.97万份,基金经理曾豪认购份额在100万份以上。

资料显示,博时均衡优选是一只行业均衡配置的基金,基金经理为曾豪,这只基金是曾豪管理的第4只产品。

在此之前,今年发行规模较大的还有姜诚管理的中泰元和价值精选,成立于2月17日,发行规模为22.18亿元,刘潇管理的华安匠心甄选发行规模为20.83亿元,丘栋荣管理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发行规模为19.77亿元。

权益市场行情表现欠佳,基金公司在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布局上更为谨慎。基金投资者对于新基金的认购也更趋于理性。

不难发现,今年敢于在冷清的发行市场进行布局的基金经理,多有优异的历史业绩证明以及与当下市场相契合的投资策略。

曾豪近期表示,博时均衡优选将是他14年成长的积淀。他作为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同时也注重回撤控制,通过降低组合资产相关度,以择时和行业轮动体系辅助来控制回撤,减少净值波动,优化客户体验。在投资策略方面,曾豪以自下而上为主,精选竞争壁垒高、业绩不断加速的优质成长股;以自上而下为辅,如通过系统化指标决定股票仓位、通过板块配置优化基金组合、通过行业比较系统优选行业景气度向上和估值低的行业。其选股基于4个维度,即公司核心竞争力、行业景气度、ROE、估值。

姜诚则是追求安全边际的坚定价值投资者,丘栋荣则擅长低估值和价值投资,两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产品净值均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

基金发行有回暖迹象

整体看,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较往年冷清,至今未有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突破30亿元,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仅有11只,超半数基金发行规模不足5亿元,还有1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未能超过迷你基金5000万元的门槛。

不过,相比年初,近期基金发行有回暖迹象。截至3月8日,3月已有43只基金宣布成立,总发行规模484.55亿份,超过1月份的407.3亿份,其中债券型基金、FOF基金发行总规模均超过了1月份。

权益类基金产品发行回暖。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3月份发行总份额已接近今年1月份。数据显示,近两周新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总规模占今年以来的一半,除了博时均衡优选近30亿元募集规模外,刘潇的华安匠心甄选和张燕的农银汇理景气优选分别成功募集20.83亿元、17.54亿元。

近一个月有3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这3只基金同时也是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3只主动权益基金。

近期有不少基金还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期。钟贇管理的南方景气前瞻混合基金3月8日公告称,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3月21日提前至3月10日;陈良栋的长城产业臻选混合基金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4月4日提前至3月10日;华安基金2月28日公告称,旗下华安匠心甄选提前结束募集;国投瑞银策略智选混合则在2月25日披露了提前结束募集公告,将最后一个募集日提前至2月24日,募集期缩短了一周。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产品发行回暖,一方面得益于近期市场逐渐修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于预期,有望驱动增量资金入市和市场情绪抬升。

由绩优基金经理挂帅新产品也有望进一步推动新基金发行的热度。目前处于发行阶段的主动权益基金有38只,其中信澳优享生活的拟任基金经理杨珂、国投瑞银比较优势一年持有拟任基金经理綦缚鹏近年来均有不俗业绩。

发行产品后怎么投?

在市场震荡期发行的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将以何种操作思路应对?

中泰资管姜诚近期在一场访谈中表示,试图通过牛市来赚钱的这种愿景实现难度会越来越大,因此不用精准预测未来市场将会怎么走,分化会一直持续下去,买入一只股票的出发点也从来不是认为它会涨,而是认为它值钱,要以买资产的视角去衡量企业是否物超所值。

博时基金曾豪表示,接下来将聚焦三条投资主线:第一条是高成长型的景气赛道,对人工智能、新能源板块的大储逆变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等相对乐观;第二条是困境反转的大消费,尤其看好医药医疗、食品饮料和免税机场等方向;第三条是顺周期板块的阶段性机会,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有色、化工和建材等产业有望出现不错的投资机会。

往后看,信达澳亚绩优基金经理杨珂表示,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可能要从赚估值修复的钱转向赚业绩的钱,看好以下五个细分领域: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药店和非医保支付的偏医药消费属性的产品。

推荐内容